国产顶流油混之争,长安CS75 PLUS能够赢蓝电E5吗?
近年来,国产新能源车凭借领先全球的成熟技术、制造能力帮助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反超,成为新的“大国重器”。但很多普通家庭对于新能源车还存在观望,很大程度上在于,一台新能源车在门槛上会比传统燃油车高出不少。就说现在的家用SUV市场吧,一台 10-15万的燃油SUV,同级别的新能源通常都要达到 15-20万级,可如果一旦出现油电同价的情况,各位会如何选呢?这里所出现的插电式混动选手蓝电E5与传统燃油选手长安CS75 PLUS便是两款价位相近的竞争对手,这二者应该如何抉择呢?
先从这价格来看,定位于紧凑型SUV市场的长安CS75 PLUS,在市场上的门槛为12.49万元起(2023款),而中型SUV蓝电E5则为13.99万元起,在指导价方面,两车已经十分接近了。但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抛开第三方经销优惠不谈,就说蓝电官方提供的限时优惠,消费者就可享受最高3.5万元的综合优惠,其中,交5000元抵20000元购车款,可是扎扎实实的1.5万元优惠,仅算这一项优惠后实际提车成本就降到了与长安CS75 PLUS完全相同的12.49万元。更何况,蓝电E5还提供着1万元的置换补贴、1 万元的金融贴息,综合下来,蓝电 E5 的起售价只要 10.49万,这样对比两款车型,蓝电E5不像是油电同价,而是更划算的那一个。
还需要提到的是,正如前面所透露出来的,长安CS75 PLUS实际上是一台紧凑型SUV,但蓝电E5却已经进入到了中型新能源SUV市场,级别上是高出一级的。在实际尺寸对比中,长安CS75 PLUS拥有4700/1865/1710mm的长宽高,这与4760/1865/1710mm的蓝电E5是十分接近的,但后者也拥有实实在在的+60mm长度优势。熟悉汽车市场的朋友应该知道,在长宽高接近的情况下,轴距往往决定了一台车的实际空间能力,而车身轴距来到2785mm的蓝电E5却是拥有了+75mm的显著优势,这将会通过先进的新能源平台实现更为合理的空间布局,正是因此,蓝电E5迎来了同价位少有的“5+2”空间布局。
座舱内部,长安CS75 PLUS毕竟是一台A+级SUV,其提供的双排5座空间其实一直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但面对中型身份的蓝电E5,其却通过长、轴优势在双排5座之后带来了第三排双座空间,由于车辆拥有高达90.63%的舱内空间转化率,这使得车辆的第三排同样能满足成年乘客的舒适乘坐。
更重要的是,蓝电E5能实现后两排的完全平整放倒,除了满足2-7人的同乘出游外,这样的大平层空间还能够满足一些应急运输的需求,像要买个小型家具、电器,或者是大宗购物什么的,蓝电E5都能让用户自己搞定,而不求于人,或是浪费一笔额外的运输费。
在动力方面,弗迪动力为蓝电E5带来的1.5L高效插电专用发动机与DHT300电混系统,可不止是三电,即便是在馈电状态下,1.5L发动机也能保持5.5L/100km的低油耗,而能够实现更积极连续启停的电动机还拥有130kW的最大功率,这使得车辆既能实现长达1150km的综合续航,也能在7.4秒内破快速破百。相比之下,长安CS75 PLUS的蓝鲸1.5T发动机虽有138kW的最大功率,但无论是6.96L/100km的WLTC综合油耗,还是加速性能,它都要逊色一些。
就按照这官标数据,一年2万公里行驶里程下,长安CS75 PLUS开一年就得11428元,而能实现每公里不到0.2元的蓝电E5却不过4000元,这数据开上5年,能多省好几万,能在油电同价的情况下还实现如此低成本用车,蓝电E5的竞争优势可见一斑。
写在最后
从购车成本到用车成本、从空间实用性到动力综合表现,身为新能源中型SUV的蓝电E5,的的确确会在整体表现上更胜长安CS75 PLUS一筹。而且就这最重要的成本方面,真正在终端市场实现了油电同价的蓝电E5 将一改过去新能源车型门槛竞争力不足的情况,在燃油SUV面前兑现了关键优势,能做到开得越久越省钱,长安CS75 PLUS这一次是真没法比了。
推荐阅读
-
燃油对混动,10来万预算,蓝电E5和博越L选谁更划算?
2023-10-03 -
都是插混SUV,蓝电E5不只比欧尚Z6 iDD价格亲民,还有7座布局
2023-09-30 -
大7座新能源SUV,蓝电E5综合优惠至高3万5,启辰大V DD-i要怎么比?
2023-10-01 -
大7座的新能源SUV,蓝电E5综合优惠至高3万5,启辰大V DD-i怎么比
2023-10-01 -
货箱最长3.4m:载重超过1.7t,还有2000元补贴,东风小康D71究竟有多香?
2023-10-12 -
比亚迪宋PRO尴尬了呢,蓝电E5搭载弗迪动力却跑得更远!
2023-10-04 -
至高优惠8千,不到5万买风光380,2-8座随意选,质保7年20万公里!
2023-10-13 -
现金直补2000元,东风小康D71货箱长3.4米,装的多赚得多!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