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思潮与抛弃传统该如何对待
复古思潮与抛弃传统该如何对待
复古思潮与抛弃传统该如何对待 MBAChina 对于那些主张“废除中医”的人来说,有关“美国42州承认中医合法化”的报道无疑是当头一棒。
4月8日在广州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年会上,不但传出“美国已经有42个州承认中医合法化可进入医保”,而且首批5700多个中医药常用词汇开始有了标准英文名,并向50多个国家推广。
然而,在中医的故乡,却不时有人发惊世之语――中医是“凭空结撰”、是“古代落第文人利用人们‘病急乱投医’心理而刻意做成的骗局”,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但事实胜于雄辩,中医5000多年的传承历史和层出不穷的医疗成果,其生生不息的功德,不可能被几点口水淹死。
中医存废之争,只是近年来在文明传承中新旧纠葛的一个插曲。
与彻底否定传统相反的,是热闹非凡的各类“复古”思潮:做生意的推崇“新儒商”;搞教育的,有人主张用《三字经》启蒙替代“b、p、m、f”拼音识字,还真有这样的私塾开班授课。拿服装做文章的更多,上周就有不少专家学者签名提议:将“汉服”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参赛服饰。
任何文明的毁灭与传承,其实都是现实选择的结果。诸如“消灭中医”还是“复兴汉服”这样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话题,之所以老生常谈却常谈常新,原因正在于对现实功用的评判,仍然众说纷纭。
比如中医,千百年来,特别是西医东渐之后,仍在“用”中医的,多半是农民群众,他们很难拥有网络话语权,加上中医确实存在的一些运作上的漏洞,因此“中医”一时间仿佛成了“落伍”的同义语。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在将中医“合法化”了,当中医走向世界之后,我们还会不会断其归途?或者,如果西方国家仍未承认中医,我们是不是就有理由将其“扫入历史垃圾堆”?
这就涉及到一个话题:谁是传统文明能否古为今“用”的评判者?
中医之有用与否,最有发言权的,一定不是西方人,也不是高谈阔论的书生或网民,而是那些相信中医并深受其益的人,比如吃不起进口药的普通农民。
再说在奥运会上复兴“汉服”,其倡议者用意自然不在御寒,而在于让“汉服”成为展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的一种文化道具,无可厚非。
传统有时候的“用处”,就是给我们一种精神寄托,让精神家园不至荒芜。譬如,老祖母留下的一方手织粗布襁褓,尽管已经无用,但它留有先人的体温和挚爱,我们非但不忍丢弃,还会悉心珍藏。
当然,我们也不鼓励走极端。听说在“复兴汉服”的群体中,有人还提议废除西装领带而让交领右衽、宽袖博带的“汉服”作为“国服”,这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梳理传统,并非排斥外来文化。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中医与西医、“汉服”与西装,其实都各有优势和商机。越是强大的民族,越是具备足够的宽容与自信。这份自信,体现在对异域文明的兼容并包,也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并不妄自菲薄。
这样的自信,不需要特别的道具,也不能从别人的眼神中获取,而在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勇气与智慧。
上一篇: 处置不良资产法拍房市场崛起
上一篇: 复地前11月销售1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