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不适合国内社交网盈利方式仍尴尬
“拿来主义”不适合国内 社交网盈利方式仍尴尬
“拿来主义”不适合国内 社交网盈利方式仍尴尬 MBAChina 近年来,SNS在全球火热异常。虽然竞争者众,但是社交网站的表现形式却非常单一。在早期,几乎所有的中国本土的社交网站都是在模仿国际上做得比较成功的MySpace和facebook。比如校内网就笑称为facebook中文版。随后,随着51.com、校内网等一批本土网站相继获得风投,它们又成为别的本土社交网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这种“拿来主义”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各个社交网站产品的高度趋同化。只要同时打开facebook、海内、校内和占座网这几家网站对比,就会发现,无论是网站构造还是使用功能,都大同小异。
不过,这并不妨碍业内人士对社交网站的一直看好。在观察家们看来,与传统的新闻门户网站不同的是,社交网站拥有极强的互动性。由于其大量的用户互动特性,导致每个用户所创造的浏览量远高于传统门户网站,而更可观的是由于每个人都在线关注好友,导致平均在线时长更长。很多用户在下课或下班后就泡在上面,一直泡到快睡觉才下线。相比传统新闻门户,由于互动性,社交网络的用户显然更具黏性,忠诚度更高。
更忠诚的用户、更长的在线时间、更强的互动性,社交网络显然满足了广告主对于网络广告所需要的一切。社交网络也纷纷把盈利的法宝押在广告上。然而,令社交网站们所尴尬的是,庞大的注册用户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流量,并没能给网站带来很好的广告业务。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社交网站都处于亏损之中。
当然,这种尴尬并非是中国的特例。虽然MySpace全球会员数量已经增至1.18亿,但是包含MySpace在内的新闻集团互联网业务部门却没能完成全年10亿美元的营收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商业化,MySpace甚至还将对网站进行改版,新版网站将重新设计导航条、搜索以及视频播放器,预计整个改版工作在秋季初期完成。新版MySpace首页在设计上不再像原来那样杂乱,并迎合了广告商的喜好。销售MySpace的个人及群组页面广告并非易事,社交网络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活动形式”。
这种模式在面对广告主的时候遭遇了麻烦。由于目前社交网络服务在广告 CPM(千人印象成本)或者CPC(千人点击成本)价格上尚无法与门户网站竞争,活动效果又无法有效衡量。如果以活动效果计价,并没有行业标准,参与程度有深有浅,其衡量方式并不如 CPM或 CPC来得直观。
没有引进风投的社交网站,需要短期的持续的盈利来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吸收了风投资金的社交网站也得不断地在投资人面前证明网站的价值所在。因此,长期以来,对于盈利模式的探讨,社交网站主们似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其中,尤以腾讯的Q-zone的“个人增值服务”模式较为成功。
不过,像腾讯Q-zone这样定位于年轻一族的社交网站毕竟是少数。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的社交网站都定位于城市白领一族,乃至城市中产阶层。如国内定位于金融专业人群的社交网站“金融圈”,其根植于金融行业,主要用户为金融企业及金融相关人才。金融圈属于定位高端的商务社交网站,主要利润则是通过企业招聘、品牌打造及金融合作的方式来达到,完全区别于以年轻用户为主的部分社交网。
另外有人认为可以将电子商务与社交网络相结合。一个是被誉为互联网的发展新方向的社交网络,一个则是被称之为目前互联网领域最赚钱的商业模式。自从Fanista把当今互联网的两大热门词汇相结合之始,业界也对这一组合就抱着极大的兴致。
确实,在电子商务领域,最大的困惑还在于诚信。而目前在线销售企业花最大力气的工作也是在建立一套对交易双方有效监督的“诚信”机制;对于社交网络而言,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熟悉”,每个用户都拥有一个彼此间真实牢固的关系网——熟人的口碑和推荐,显然更易于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建立社区电子商务,从用户交易中获取提成,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一家社交网络平台商都可以从中获取到收益。但是这种模式是否真的适合国内SNS发展,还有待观察,社交网络正确的道路,仍然需要不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