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营模式不成熟道德约束及激励措施不足
基金经营模式不成熟道德约束及激励措施不足
基金经营模式不成熟道德约束及激励措施不足 更新时间:2010-8-29 0:15:42 各大基金公司开始陆续发布2010年半年报,据报道,在公布的数据中,出现5大吐血数据,而基金市场上也浮现“发行渠道宰基金,基金公司宰基民”的现象。
证券投资基金无疑是证券市场的主力机构,但是却没有人能说清它们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为了什么。以至于很多投资人,至今为止仍然坚持以为证券投资基金属于“理财”产品,而非真正的“机构”。
事实上,基金是稳定市场的投资力量,但首先,它是作为一个机构而存在于市场的。基金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支付基金的管理费用,道理就在于此。
当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主要存在3个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首先,是我国基金行业作为“机构”的经营模式,还远远不够成熟。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都不能证明,自己能够保证其持有人可以获得低风险而且是相对安全的投资收益。
在A股市场中,几乎所有的基金在承担市场大趋势的“对手盘”,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平准交易”,而非“趋势交易”。基金与市场大趋势对冲的结果,是令其本身的风险增加,甚至远远高于一般投资者。
其次,长期以来,我们对于A股市场“恶的一面”的分析,远远不够。对于A股的投资工具,特别是“对冲”工具的不足,缺乏改进的紧迫感。
根据近年的基金投资业绩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判定,基金不太可能总为投资者赢取超出市场平均的业绩与回报。说到底,A股基金到底有没有“投资优势”?如果有优势,为何总是被套;如果没有优势,那么,基金“不差钱”,“规模超大”,就不一定是好事,就不如把“择时”与“择股”的功能,还给市场本身,将较大的投资组合各自分拆为更为细小的、更为独立的投资组合。其实“老鼠仓”的理论逻辑,即派生于此――基金大面积亏损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理论上避险的意味很浓。
其三,投资基金行业,整体而言,道德约束不足;激励措施同样不足。
投资是需要技巧的,而且这一技巧的形成,时间的成本,极其高昂,极其巨大。所以,任何基金在签订资产管理合同时,必须具备鼓励基金经理获得佳绩的激励措施,不给出“正方向”的投资激励,就无法鼓励优秀的基金经理人发挥自身最大的个人潜质。
毕竟,基金经理掌握着非常真实的各种“可交易性”的决策权,说他们掌握着其所选定的“投资标的”的命运也不为过。为了在市场上生存,他们有时必须与市场的大趋势“对赌”;甚至会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这种极端的情况发生;身心所受到的压力与伤害,常人很难想象。
在中国市场中,一半以上的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在两年以下,无从形成稳定的投资风格。
《福布斯》统计,管理公募开放式基金的现任447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的“寿命”还不到3年,而美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达到5年以上,优秀基金经理的任期通常在10年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几十年。
作为职业投资者,基金经理们应当是最优秀且掌控最多相关资源的市场参与者,如果他们的“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始终不能转化为“技术资本”和“社会资本”。他们只能在竞争极端化、生存挑战化的市场中“血拼”,成为基金公司的“短工”。
去年6月,管理层针对“基金老鼠仓”的治理办法,是制定了《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但是“意见”自实行之后,结果却是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转而投向私募机构。
一位从业多年的基金经理曾撰文指出:2008年共有247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动,占全部基金数目的56%;2007年也有171只基金发生经理人的变动。在此类变动的过程中,从募资,再到开户、品牌、投资要素,这些私募以“零时间成本”,完成了从公募到私募的“变身”,而此前的公募机构则被淘空,仅仅余下一个松散的空壳子,还额外给自已增多了一个盘口上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