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和展望
2022年上海的新能源汽车的上牌量达到了32.6万台,渗透率达到了52.5%,从长周期来看,确实油车的使用巅峰已经过去,而且再也回不来了,哪怕后续新能源汽车牌照要拍卖,整个格局已经确定了。
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还卡在6万台,现在的发展已经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图7.上海的2022年纯电动汽车市场
Part 2 上海2023年以后会怎么样
在上海,路权是很重要的。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始于1986年,真正意义上的拍卖制度建立于1992年。 为解决上海交通拥堵的状况,1994年开始首度对新增的客车额度实行拍卖制度,上海开始对私车牌照实行有底价、不公开拍卖的政策,购车者凭着拍卖中标后获得的额度,可以去车管所为自己购买的车辆上牌,并拥有在上海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区域)使用不受限制的机动车辆的权利。
从长期来看,由于新增的新能源汽车给上海交通路网带来的压力是很大的,我们可以看到并推测:
◎2023年开始插电不送牌,进入拍卖程序。
◎2025年左右,随着时机成熟,新能源汽车也会进入拍牌的程序。
这个推测是因为,2023年1月份上海参加拍卖人数123503人,中标率9%,可以对比一下2022年1月参加沪牌拍卖的人数是201873人,一年下降了8万人,还在参加拍卖的、一定需要沪牌的群体,在2025年前会逐步消化完。
接下来的这两年:
插电混动和增程会取代部分燃油,成为沪牌置换新车后的选项,因此在2023-2025年,比例会现有一个大幅下滑、再逐步回升。
纯电动在2023年,一方面会接管很大一部份插电的需求份额,另一方面也可能会经历政策的限制。但是在2025年以后,上海的拍卖体系会继续维持一种发展模式,来解决上海的城市拥堵问题。
小结:长远来看,所有限牌的城市最终也会让“免费绿牌”成为历史,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通过产品性价比来证明自身的价值。所以后续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会放缓,逐步吸收牌照、补贴和购置税还有其他一些优惠措施减少来的的影响,等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有专门的税收工具来实现国家对汽车产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