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两翼中信证券老大难保内部看空机构大逃离0
失两翼中信证券老大难保 内部看空机构大逃离
失两翼中信证券老大难保 内部看空机构大逃离 更新时间:2010-1-26 4:44:38 本报记者 李叶 实习记者 韩畅 北京报道
安信证券分析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转让股权可以获得短期的收益,但市场还是看长期的效应。中信证券部分转让中信建投、华夏基金股权,对中信证券的行业地位会有明显影响,至少中信证券的财务报表再也做不了第一了。”
靠山倒了,中信证券的好景或将不长。
1月15日晚,证监会终于对中信证券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其4月1日之前,解决华夏基金股权超比例持有问题,并处以对华夏基金停止新产品申请的处罚。在此之前,中信建投证券的股权转让尚且悬而未决。
旧病又添新伤,这两家公司股权的转让对于中信证券而言,无疑是将失去左膀右臂,二级市场上,机构终于耐不住利空消息的刺激,纷纷逃离这一是非之地,曾经最受机构青睐的公司如今难觅机构身影。
连中信证券某营业部经理也看空公司股价,劝投资者“赶紧卖吧”。
“大哥”地位难保
两只手臂同时“截肢”,这或许是中信证券有史以来最难过的事情了。
按照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中方股东出资比例不受此限制,中外合资企业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5%。
据此,中信证券必须转让华夏基金25%-51%的股权。据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梁静测算,按照25%的比例转让,中信证券2010年净利润将减少2%-4%。但若转让比例达到51%,业绩将相应减少8%;而中信建投的股权转让比例应在20%-40%之间,按照40%的转让比例测算,中信证券的净利润将减少10%左右,约为9.42亿。
在部分人看来,中信证券转让股权获得一次性的收益也会为公司增色不少,但问题的重点在于只是一次性的收益。“转让股权可以获得短期的收益,但市场还是看长期的效应。中信证券部分转让中信建投、华夏基金股权,对中信证券的行业地位会有明显影响,至少中信证券的财务报表再也做不了第一了。”安信证券分析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信证券老大地位难保。
众所周知,华夏基金是中信证券打造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资产的规模达2652亿元,而中信建投证券的经纪业务也是其主要的获利来源之一。截至目前,中信建投营业部数量达到120个,覆盖全国80多个城市,交易额已经占中信证券合并报表后的40%左右。
华安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张兆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能在最大限度上分享华夏基金的收益,中信证券或许会选择外资接盘,“但是无论怎样,都将有损于中信证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其他公司没有同样问题的情况下,中信证券的大哥地位只是暂时的,并且显得更加被动。”
而更加棘手的问题同样摆在中信证券面前,目前,中信证券拥有中信金通100%股权、控股中信万通证券91.4%的股权,显然同样不符合同一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只能同时控股一家券商、参股另一家券商的监管要求。
资金落荒而逃
资金对中信证券的感情显然是经不起考验的,就连中信证券的自己人也开始丧失信心了。
“如果手里的中信证券现在赚到了钱,或者没有赔钱,就赶紧卖了吧。”中信证券某营业部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权转让的事情其实是很微妙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观望。
1月18日,中信证券盘中最大跌幅超过4%,以大跌3.35%报收,位居券商板块跌幅榜首,1月20日,该股再次大跌4.61%。截至1月18日,中信证券遭超大户资金连续6天净抛售,18日当天,中信证券资金净流出达6.41亿元,创下15个月以来的最大值。此前中信证券遭受如此大规模的抛售还是在2008年。
而据中信证券的财务报表显示,大股东也处于不断减持的状态之中。第二大流通股股东中国人寿在去年年初持股数为5.40亿股,而在当年三季度末已经下降至3.66亿股;去年中期该股第一大基金股东中邮核心成长也在三季度里减持了公司2465.08万股。
张兆伟告诉记者:“在这种股权转让的不确定性还没有明朗之前,机构减仓是正常的,因为证监会对于中信证券的股权处置是强制性的,如果中信证券再继续拖下去,证监会会替其了结这一事件。”
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股权转让对于中信证券实力的削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机构更不会视而不见,当然中信证券也可以选择用一次性的现金收益购买其他股权,但显然目前暂时找不到比华夏基金和中信建投更加优质的资产。”
中信证券近期发布的业绩快报也似乎在印证其“退位”的事实。业绩快报显示,2009年净利约为89.5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2.64%;但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大幅下降,投行业务收入下降,自营业务业绩低于预期。
不过梁静对于公司的前景依然乐观,考虑到子公司股权转让,中信证券目前股价对应的2010年市盈率约为23倍,“目前的股价尚未开始反映其业绩增长预期和创新溢价。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预期已十分明朗、子公司股权转让风险释放的背景下,中信证券将面临价值重估的契机,给予40元的目标价。”
散户无力炒期指有何不公?
吴君强
最近有一种声音,质疑股指期货门槛过高,说50万元的起点将大部分中小投资者挡在门外,“对他们而言难显公平。”股指期货完全成为了“富人俱乐部”,“中小投资者难从中分食一杯羹。”建议推出迷你型股指期货的方式,满足那些资金量不大,但又有投资需求的投资者。
言下之意,股指期货推出,是监管层给市场送蛋糕来了,门槛太高,富人能吃到,而穷人只能干瞪眼。首先,这种对股指期货概念的判断本身就值得商榷。股指期货不过是期货的一个品种,它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降低或消除系统性风险,有助于股市风险管理,不改变股市的基本趋势,除了能给期货公司带来业务收入,股指期货对于市场的其他参与者来说,都是中性的,它可以帮助机构进行风险对冲,同时参与者也要承担高杠杆带来的风险,谈不上所谓“分羹”。
众所周知,期货市场不同于股市,由于其利用了杠杆,收益放大的同时,风险也以相同数量级增加,股指期货横跨这两个市场,参与者须具备丰富的股市与期货的市场经验,在成熟的海外股指期货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占据全部参与者的90%左右,而且参与的主体是各种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参与程度十分有限,只把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使用。所以,无论是设计初衷,还是操作难度,股指期货都不适合中小投资者,但就此认为不“公平”,结论未免轻率。
普遍的参与性,确实有利于一个市场的有效与活跃,但非必要条件。我们所讲的公平,并不是指所有的投资者都要去参与一个游戏、投资同一个品种,而是市场中的各种层次的参与者,都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投资品种。比如,大的机构尽可以在股指期货中呼风唤雨,而中小投资者可以购买与股指期货挂钩的一些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分享专业机构的投资智慧,这有何不公平?为了所谓的“公平”,再设计所谓迷你股指期货,完全是画蛇添足。
中金所研发部门负责人张晓刚21日在参加《华夏时报》举办的机构投资者论坛时表示,50万元的门槛是暂定的,以后这个数字可能会有所调整。按照目前中金所的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标的指数为沪深300指数,合约乘数为每点300元,当前A股3500点左右,按照最低12%的交易保证金,仅一手股指期货就需要近13万元,再加上交易保证金,即使中金所没有硬性规定50万元的门槛,投资者要参与股指期货,实际所需资金也不会少。
换言之,门槛是50万还是51万,还是49万,这些都是其次,股指期货本身的高风险属性决定了它只是小部分人的游戏,就让它成为富人游戏又如何?
在市场中,有两种声音最受欢迎,一种是看高股指,另一个是看低房价,因为这些都能讨投资者的欢心,股票涨大家能赚钱,房价跌大家可以更容易买房子,或者住更大的房子,大多数人喜欢这种心理暗示,所以在6000点的时候,谢国忠唱空股市被股民批为“卖国贼”;始终认为房价会夭折的牛刀在房价不跌反涨的事实前面,仍被视为评论“良心”。很显然,站到大部分人立场的那边,能博得广泛呼应,但即使是呵护中小投资者,也须忠于事实,诚于内心。
上一篇: 失去主动权中国铁矿石8年多付7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