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考验菜篮子发改委连续发文稳定物价
多因素考验“菜篮子” 发改委连续发文稳定物价
多因素考验“菜篮子” 发改委连续发文稳定物价 更新时间:2010-11-26 7:37:36 本报记者 郑大红 近期,在消费市场谈论最多的是应该是“涨价”。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最近的“糖高宗”、“苹什么”,而如今,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出现的“组团”购菜, CPI指数的联创新高引发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再度提上国家政府部门的工作日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1月1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并提出了四项措施。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跟进出台一揽子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具体包括限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价格补贴以及严惩囤积等措施。据了解,由政府干预、控制菜价,打起的这场“蔬菜价格保卫战”已经初见成效。 多方因素引发菜价上涨 众所周知,这波物价上涨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不仅只存在于农业食品上,从整体上看“国内外货币发行流通的增大是全球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信达证券研究员康敬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农业角度看,各个生产的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上升。” 据他分析,在土地价值节节攀升的背景下,用于粮食种植和蔬菜种植的土地被变相改变用途成为一种趋势,尽管存在部分的炒作因素,但蔬菜价格60%以上的涨幅中,供求的因素以及成本推动的因素是无法回避的。当把农产品当作CPI 上涨的原凶时,却忽视了化肥、农药、柴油等生产和生活资料高得多的涨幅。耕地的稀缺性和成本的推动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中枢。 而菜价的增加,除去以上的因素之外,“从田间到厨房的环节太多,层层加价推高菜价,这也是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北京市农委协调督察处处长任荣公开表示。也就是说流通环节的增加可算做是菜价上涨的原因之二了。 有资料显示,在通胀的环境下,蔬菜价格普涨的局面基本形成。蔬菜已经成为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所有食品类消费品中,蔬菜涨幅最大。 然而,影响蔬菜价格上涨的第三个原因是,从短期来看,存在供需的因素,以及气候和天气的影响。近两年蔬菜价格基准水平不断攀升,近期普涨,也是在通胀的环境下,对近几年来蔬菜价格增幅缓慢、甚至远低于整体消费价格水平的报复性上涨。 而今年,我国乃至国外很多地方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也多多少受到一些影响。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也表示,蔬菜价格的季节性特征已不能完全概括和解释蔬菜价格。一旦蔬菜价格被推到一个新的水平,很难再回落,甚至可以说,蔬菜低价格水平已经在逐步远去。 通胀下如何调控“菜篮子” 最终,农产品以及蔬菜价格的上涨,引发了政府部门的重视。17日,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四项措施:1、确保市场供应。2、促进价格稳定、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3、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4 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 国家发改委在11月24日,继续发文三论物价:依法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打响了稳定物价的保卫战,尤其是涉及到民生的“菜篮子”工程。 以北京和江苏为例,据悉,11月16日,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等事项。会议指出,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市场价格调控,确保蔬菜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 另据,“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高北京市的“菜、肉、蛋、奶、鱼、果”的自给率、控制率、合格率和应急保障能力,逐步建立菜田最低保有量制度。 江苏省在11月23日下发了《江苏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该省将结合自身实际,降低蔬菜运输和销售环节的成本。落实国务院有关规定,江苏省将从12月1日起,实现所有收费公路对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还将扶持农业生产,进一步增加蔬菜供应量。扩大速生蔬菜特别是叶菜类蔬菜生产,提高地产蔬菜市场供应比重。 同时,部分城市如福州、昆明均出台“限价令”等。这轮针对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稳定战已经打响,在通胀压力下,足以见得发改委等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决心,而据了解,发改委等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初见成效。 “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物价,改善民生。但在国内外流动性解决未见分晓之际,全球供求形势走低的格局下,农业板块机会仍然方兴未艾,此番物价调控尽管农业受到影响,但市场的过度调整也提供了介入机会。”康敬东表示。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上一篇: 多因素推动公募出海迎新契机
上一篇: 多因素表明中国全年经济增速可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