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见问题

基金评价的标杆作用

Aidan 发布时间:2024-11-04 0浏览

基金评价的标杆作用

基金评价的标杆作用 更新时间:2010-6-22 0:19:00 去年11月17日,中国证监会推出了基金评价新规并紧锣密鼓推进此事,意在规范基金评价、引导长期投资理念及保障基金持有人和相关当事人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看,基金评价能让“优秀者”脱颖而出,从而间接严肃压缩那些不尊重持有人利益、管理不规范的基金或者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维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最终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由此,“评价新规”之后的基金评价结果自然吸引了更多关注。由相关专业财经媒体和天相等投资机构评出的“金牛奖”,某奖项在基金业内和基金评价机构中引起严重争议,本刊对此所引发的质疑进行了报道,目的是希望相关评价活动朝更科学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推动像“金牛奖”这样颇有影响力的评选活动在基金评价领域具有更高的质量。  已经举办了7届的“金牛奖”,被誉为基金业的“奥斯卡”,在基金业内也颇具声望和公信力,主办者当有胸襟倾听来自各方的评头品足质疑。  刚刚起步的基金评价业务,其效果无非是抑恶扬善,评选出对于持有人或者同行都能认可的标杆,这除了要求法规的适应性以外,更严格的道德因素也应该纳入考量之中:从严选择对市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从严选择“优秀者”是为鞭笞基金经理或者基金公司更好地尊重持有人的利益。  对于基金行业而言,不断流入的持有人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但这些年来,一些基金或者基金公司漠视持有人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前有“基金黑幕”,后有“上电转债门事件”等现象,此种种毁损持有人利益的行为反映了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管理人并未把持有人放在心上。  其次,从严选择“优秀者”可以在行业内树立拉标杆,挑出“好苹果”之时让“烂苹果”失去市场,促进行业形成良好的规范。  早期的中国基金业,曾经因为“基金黑幕”导致行业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基民的信任感一落千丈。后来赶上好年头,碰上2006年、2007年大牛市的规模大扩容,基金业一跃成为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庞然大物”,但行业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鼠仓”交易不时发生、基金公司频繁出错及基金公司人才流失严重……  最近,上海证监局的一份“提示函”显示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仍然堪忧。  据该“提示函”,从2009年初到今年3月,至少10家基金公司的数十只产品违规或者出错,这其中包含货币基金投资违规、ETF清单出错、打新股资金没有及时到位等问题。  这些事情虽小,却反映了基金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内控存在漏洞,而通过在基金评价中从严选择“优秀者”,让更多的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管理公司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树立各项评价指标的标杆,意义相当重要。  那么,该如何从严选择“好苹果”呢?这当然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准。  在获准的10家评价机构中,我们可以看到各方在定性或者定量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按照评价机构的理解,其推出的获奖机构能够经得起定性或者定量方面的推敲,不会存在违背法规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存在争议或者疑惑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人,游离于合规的边缘,该如何去拿捏呢?这考验评价机构的智慧。  把一些虽符合定量标准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人因为争议排除在外,这会让其感到有失公平,但对基金业而言,却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敦促基金经理或者基金公司能够更加严格地合规经营。  其他一些评价机构在此已经有实践。据本刊了解,在一些评价机构的评选活动中,对于在评奖期间出错或者出现重大负面新闻的被评选者,采取“一票否决”的制度。  在这些机构的名单中,如果基金公司存在严重违规或者被持有人起诉,旗下的所有基金均被排除在基金单项评价之外。  在“金牛奖”的某一奖项中,本刊只是把受访者的一些疑问提出,这些疑问都有事实依据或者信息采访出处,只是希望能引起主办方更多元地思考。当然,本刊也尊重主办方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标准给出的评选结果。

Bitget电脑版网页

Bitget可靠么

Bitget下载链接地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