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个股分析中国铁建中国中铁股票2012年多少钱
摘要:
大家好,本周带给大家的是中国铁建,妥妥的中特估一玫,公司作为特大型建筑央企,万亿营收财务稳健,基建投资景气持续,叠加“一带一路”工程复苏,公司价值回归动力充足。目前市值1208亿,总资产同行业排名第三,营业收入排名第一,净利润排名第二,国资委控股,持股51.13%,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9位、“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3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1位。中国铁建拥有经中国建设部核准的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9项,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7项,高居行业首位;中国建设部核准的施工资质专业类别44个,覆盖面广泛。中国建设部核准的水利水电一级资质20项,是中国少数拥有众多该等资质的大型企业之一。
第一部分 企业分析
一、为什么看好中国铁建?
首先,中国铁建有中特估、一带一路、中字头这些概念,是容易被资金高度关注的板块,目前经过前期的回调有一定机会,容易引起市场关注;
其次,中国铁建所处的建筑工程行业是一个稳定增长的行业,受益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行业前景看好。同时,中国铁建作为行业领导者,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项目资源。经营模式较为稳健,注重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
第三,中国铁建在业务创新和技术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积极探索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推动建筑工程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公司不断推进业务多元化,积极拓展市政、交通、水利等领域的业务,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
最四,中国铁建的股票估值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中国铁建的PE(TTM)为5.29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第五,从技术上来看,截止2023年6月9日收盘,中国铁建在支撑位9.65附近已经开始有止跌企稳迹象,股价或有反弹需求。
二、认识一下中国铁建
(一)中国铁建公司介绍
1.企业基本信息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2008年3月10日、13日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A股代码601186、H股代码1186),公司注册资本135.8亿元 ,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9位、“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3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1位。
中国铁建标志由蓝色的地球、红色的公司英文缩写以及黑色的公司中文缩写三部分组成。蓝色的经纬线交织成的地球背景,表明了公司的战略定位为全球知名企业,公司的目标市场是全球市场。红色的CRCC艺术设计为一列高速列车形状,其含义一是体现了公司的主营业务领域和主要的市场焦点是铁路建设市场;二是体现了公司不断开拓、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企业精神;三是体现了公司紧跟世界潮流,在把公司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承包商的道路上孜孜追求、勤奋探索、不断前进的形象;四是高昂的车头寓意着公司光明的发展前景,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勇于登攀、争取成为业界火车头的形象,充分展现了中国铁建人意气风发、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
中国铁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控股,背景强大,能为企业带来强有力的竞争力及丰厚的资源。
前十大股东都是增持或维持不变,没有减持现象,国资委为第一大股东,无减持现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17%,为第二大股东,一季度增持该公司,说明股东长期看好公司的发展。
国资委高度控股的公司基本都是机构持股居多,中国铁建也是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国家为了防止管理层出现对国有资本高度控股或出现关联交易的情况,防止个人权利过于集权化,高管都是几年一届轮换,但这不影响公司的发展,因为像中国铁建这样的公司基本都是为国家发展服务,方向都是既定的。
2. 公司资质
中国铁建是特大型企业,在业内拥有完整的资质体系。中国铁建拥有经中国建设部核准的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9项,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7项,高居行业首位;中国建设部核准的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51项,专业承包一级资质324项;中国建设部核准的施工资质专业类别44个,覆盖面广泛。中国建设部核准的水利水电一级资质20项,是中国少数拥有众多该等资质的大型企业之一。在海外,中国铁建在香港、尼日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土耳其、肯尼亚、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亚和博茨瓦纳等国家和地区均取得了当地经营的最高资质。
截止至2008年中国铁建拥有铁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17项。拥有铁路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18项,铁路电务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18项,铁路铺轨架梁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13项、铁路电气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8项。中国铁建拥有公路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67项,桥梁工程专业承包资质83项,隧道工程专业承包资质75 项,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资质56项,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资质30项。中国铁建拥有17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中国铁建拥有20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中国铁建拥有2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96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50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1项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20项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3. 企业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等领域获得了470项国家级奖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3项,国家勘察设计"四优"奖90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5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80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87项,累计拥有专利1740项,获国家级工法180项。
中国铁建承揽并建成了大量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他工程项目,并获得多项优质工程奖项,其中鲁班奖7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42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47项,省(直辖市)、部级优质工程奖755项。
截至2007年9月30日,中国铁建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73项,国家和省部级勘察设计"四优"433项。
基于突出的研发能力,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级新产品奖7项、铁道部和云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已获得专利证书38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研制开发的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省市级先进产品称号共计20余项。2005年度,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工业报社颁发的"2005年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
中国铁建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二家取得铁路用钢轨招标代理资格的企业,是铁道部核准的全国铁路九大类甲供物资供应商,多年拥有并于2006年又获得了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成品油对内批发权。2006年度,被评为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物流企业50强,位居第20位。
中国铁建2010年获得中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个,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1个,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55个,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2个。公司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的在研项目84项。共有17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和评审,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的24项,国际先进水平的59项,国内领先水平的36项,国内先进的14项。2010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项,财政部中央级建筑施工科技研发项目奖2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奖6项,省部级勘察设计"四优"奖49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7项,受理专利382项,授权专利259项,获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一项,省部级工法190项。为整合科技力量,加强了高新技术企业建设,2010年有22家下属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2家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8月2日,国际米兰官方宣布同中国铁路建设集团达成协议,中国铁建将入主国际米兰成第二大股东,而莫拉蒂家族将继续保有国际米兰的控股权。中国铁建旗下十五局将负责国际米兰新球场的建设,新球场的预期完工时间将是2017年。
4.技术介绍
中国铁建在关键技术领域领先行业,部分行业尖端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铁建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与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能力;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装备及施工工艺,多种型号的造桥(架桥)机的设计、制造技术。
(1)高原铁路
中国铁建承担了青藏铁路全线的勘察设计任务;承建了全线海拔4600米以上的绝大部分重点难点工程、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海拔4900米以上的全部工程。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藏铁路修建技术,为高原铁路的设计建造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使我国在高原冻土地区修建铁路的成套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高速铁路
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我国客运专线的术研究;通过秦客运专线的建设试验,建立了适合我国铁建建设实际的标准体系和设计技术;通过对哈大客运专线和郑西客运专线的科学试验研究,形成了在高纬度、寒冷地区以及
湿陷性黄土
地区修建客运专线的技术,为建设我国的客运专线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截至2009年,中国铁建设计了我国17条已开工客运专线中的12条,总长为3448.148千米,所占比例达63.25%;承担了我国现有时速300千米以上客运专线近70%的勘察设计任务,解决了桥梁制、运、架等线下工程施工技术难题,掌握了无碴轨道制造技术,研究了无碴轨道铺设设备和施工工艺。此外,还实现了一次性铺设
跨区间无缝线路
技术的突破。
(3)铁路养护设备
自主开发了以D08-32捣固车、D09-32捣固车、D08-475道岔捣固车、WD-320动力稳定车、SRM80清筛机、SPZ-200型道床配碴整型车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中型养路机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依靠人工养护铁路的历史,成为中国铁路十大科技进步标志之一,使我国铁路养路机械设备水平跨越了与国外铁路养护技术近30年的差距,为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提供了可靠保证。
(4)磁悬浮轨道梁
获得"磁悬浮预应力钢筋砼轨道梁制造方法"和"磁悬浮导轨梁模板"两项国家专利,拥有磁悬浮轨道梁制架的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其生产和安装的关键技术,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磁悬浮商业运行线轨道生产关键技术的企业。
(5)桥梁技术
中国铁建承建的部分桥梁设计施工己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可以设计、承建各种结构形式的桥梁。中国铁建高墩大跨桥梁、拱桥建造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中国铁建造桥机、架桥机、运梁车等桥梁施工装备的研制己经形成规模;进入了斜拉桥、悬索桥、轻轨PC梁及磁悬浮梁制架等高技术桥梁工程领域,设计施工的桥梁跨度由原来不足200米发展到施工跨度达430米、设计跨度达580米;
(6)隧道技术
中国铁建承建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处于国内领先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承担和参加了国内几乎所有标志性地下工程的建设任务。采用世界最先进的TBM隧道掘进设备,在国内首次实现隧道生产"车间化",其综合施工技术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7)城市轨道技术
中国铁建在城市轻轨建设、盾构应用、冷冻开挖技术、桩基托换技术、复杂地质大断面车站暗挖、明挖技术、城市轻轨防振降噪技术等方面成绩突出,参与建设了国内大部分城市的轻轨和地铁建设,在重庆轻轨项目中自主研制开发了完全国产化的跨座式单轨PC梁的制造技术。该技术工艺设计正确、制造工艺先进,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模板技术为国际领先,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梁体、模板和工法三项国家专利。
(8)高速公路
中国铁建掌握了高速公路路面、路基、桥梁、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分别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公路设计还荣获国家优质设计铜奖。
(9)工业民用建筑
中国铁建在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领域长期居于先进地位,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南京、扬州、泰州、西安、广州等标志性大型铁路客站的设计,承担了大部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型客站的设计。中国铁建承担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华威大厦、华侨大厦、北京大学图书馆、中钢大厦等建筑的施工,全面进入了建筑全钢结构和大跨结构领域,施工的中钢大厦,是北京中轴路以西的标志性建筑,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0)电气化铁路
中国铁建拥有新建电气化铁路和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设计和施工的先进技术和能力,先后主持和参与京沪、胶济和郑徐等提速铁路的电气化设计和施工任务,研究完成了普速铁路、时速200公里的提速铁路电气化施工技术标准,承担了郑西、武广等多条高速客运专线的设计施工任务,城市交通
牵引供电
及接触网系统仿真研究获湖北省二等奖,牵引供电自动化系统成套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1)水利水电设施
中国铁建拥有国内大型水利水电设施的施工技术和能力,先后参与了引滦入津、引大入秦、黄河小浪底水电站、二滩水电站、甘肃九甸峡水利枢纽发电系统以及雅砻江锦屏电站工程的建设,拥有除大坝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
(二)主营业务介绍
中国铁建业务涵盖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流与物资贸易及资本运营,已经从以施工承包为主发展成为具有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维护、运营和投融资的完善的行业产业链,具备了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能力。并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导地位。公司经营范围遍及除台湾以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世界59个国家。公司专业团队强大,拥有1名工程院院士、6名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和2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1.工程承包
工程承包是公司核心及传统产业,
中国铁建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集团之一,参与建设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铁路建设项目,中国最大的公路工程承包商,
业务范围覆盖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房屋建筑、市政、桥梁、隧道、机场码头建设等多个领域。工程承包的经营模式主要采用施工合同模式和融资合同模式。
2.物资物流
中国铁建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工程物流服务商和全球第二大铁路物资物流企业,物流网络发达,物流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公司拥有遍布全国各大重要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的区域性经营网点、 133万平米的物流场地、4万余延长米铁路专用线、32,550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通过完善高效的物流信息化、区域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
3.房地产开发业务
公司是国资委明确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粤闽浙沿海等城市群布局拓展。参与政府保障房、回购房开发建设,并拓展未来社区、TOD等新兴业务领域,2022年实现销售金额1,296亿元,在全国房企中排名第15位。
4.工业制造业务
公司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材料和专业设备制造服务提供商。工业制造产业形成了装备制造、材料生产、混凝土 PC 构件生产三大业务体系。其主要业务包括制造大型养路机械、地下施工设备、轨道施工设备、混凝土施工设备、起重设备、桥梁施工设备、压实设备、混凝土制品、桥梁钢结构、道岔及弹条扣件及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导线和零部件等。
(三)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的行业地位及经营能力分析
特大型建筑央企,万亿营收财务稳健。2021 年营收已超万亿,业绩稳健可持续。2022 年,截至Q3 实现营业收入7984.2 亿元(+8.6%),全年新签合同额32450 亿元(+15.1%)。公司营业收入同行业排名第一,净利润同行业排名第二,总资产同行业排名第三,非常不错的,毛利率跟同行业比相对差了一些,但同为竞争关系的中国中铁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不相上下,只能说这些国资委控股的基建行业都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发展需要,不管赚不赚钱都是要去做的,从同行业对比具体来看一下:
公司的ROE不足10%,低于竞争对手中国中铁,更低于市场上很多大白马及行业龙头,略逊一筹,但高于三级分类行业基建市政工程ROE值8.38%,在基建行业它是非常不错的标的。
据2023年一季报的数据,毛利率和费用管控能力都优于竞争对手中国中铁,费用管控能力也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但毛利率低于三级分类行业基建市政工程毛利率值。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水平优势明显
公司前身是铁道兵,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导地位,
地下水下工程建设、磁悬浮工程建设、四电系统集成等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涌现,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入选“2022 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牵头承担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3 项,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 52项,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 3 项。
(2)行业地位持续领先
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16 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9 年新签合同额突破 2万亿元,2022 年铁建新签合同总额 3.25 万亿元,同比+15.09%,
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具规模实力的综合建设产业集团,连续入选《财富》杂志“世界 500强”企业。
2022 年《财富》“世界 500强企业”排名第 39位、“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3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 11 位。
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公布的“全球 250 家最大承包商”中稳居前 3 位。拥有 A+H 股上市平台、充足的银行授信、建筑企业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经营业务遍及全国 3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世界 139 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旗下的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昆仑投资等公司业务领域涵盖了交通、市政、环保等多个领域,在高速公路运营等领域优势显著。2022年7月公司发行的国金中国铁建 REIT 上市构建“投资-建设-运营-出售”运作模式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经营指标;绿色环保业务方面,中国铁建聚焦流域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筑垃圾资源化、抽水蓄能、海上风电等细分领域开展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道路,绿色环保业务发展较快。
(3)22 年海外新签规模位居八大央企之首。
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铁建 2018 年推出“海外优先”战略,逐步
形成了“3+5+N”的出海队形,协同作战,抱团出海。自2019年开始,中国铁建的海外新签合同额位居八大央企之首,2022 年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060.5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9.43%;过往“一带一路”政策带动我国与沿线国家基建合作明显增加,今年是“一带一路”十周年,有望充分把握历史性机遇。
(4)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
1)大基建主业根基稳固,结构持续优化
工程承包营收占比87.6%,其中毛利率较低的铁路、公路业务占比下降,毛利率较高的市政、房建等业务占比提升;
2)多元业务拓展积极,海外业务势头强劲
公司非工程承包业务包括勘察设计、工业制造、物资物贸等,2021 年营收贡献19.2%,毛利贡献28.8%,盈利能力强,2022 年海外新签合同额3061 亿元(+18.9%),规模居建筑央企之首;
3)资本运营以融促产,财务指标稳健
2021 年公司子公司铁建重工挂牌上市,系央企首例分拆上市,2022 年成立国金中国铁建高速REIT,系西部首单基础设施REITs。
3.公司的竞争对手分析
(1)央企巨头
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等央企巨头(号称央企“八大系”),每个央企巨头在自己的总部驻地和强项领域都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要想在他们的优势区域和领域进行竞争,肯定是“虎口夺食”。同时,这些央企之间也的竞争也白热化,尤其一些特重大工程项目,同一家母公司的二级单位之间,也存在者巨大竞争。央企“八大系”在新签订单市场占有率约为36.6%,平均每家占有率也不足5%,说明市场竞争态势较分散,地方企业和中小企业也有巨大市场机会。
(2)江浙建筑大军
浙江省和江苏省是我们的建筑强省,无论是市场规模、施工企业总数、特一级企业数量都名列全国前茅。例如“建筑之乡”江苏南通一个市就拥有15家特级企业,全市60多家一级企业,南通的通州区就拥有6家特级资质企业。浙江的中天、龙元、舜杰等在业内都是翘楚。尤其在房屋建筑领域,江浙企业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如果你的赛道在房屋建筑领域,基本每个项目都会遇到江浙企业的挑战和竞争。
(3)区域龙头
由于我国建设施工企业在改革开放前,基本都是国有企业,虽然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但在建筑施工行业国有企业受到的冲击并不大,反而由于中国特色的建筑市场,很多省级的国有建筑企业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当地都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例如上海建工、北京建工、陕西建工、河北建工、安徽建工等国企,这些省属的国有企业在当地市场基本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外地施工企业进入这些企业所在的区域市场,也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4)行业龙头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多国家部委都拥有自己的施工单位,例如交通部、水利部、原煤炭部、原电力部等。这些部委所属建筑施工企业随着国企改革,基本都划归到国资委管理,从所属关系上都与行业主管部委没有隶属关系了,但由于历史原因,行业部委对这些原部属的是工企业都会“格外关照”,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都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另外,随着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在有些细分市场,也出现了独角兽企业,例如北京东方园林、太平洋建设集团等,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也形成了行业竞争优势。如果你的企业是重点从事某个领域市场的竞争,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都有哪些。
(5)中小企业和个人联营
处理央企、国企、江浙和行业龙头企业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全国建筑施工企业10万余家),这一类企业看上去没有太多优势,但在细分市场和区县区域市场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在中小型项目上(标的额在1亿元以下项目),基本都是中小企业(二、三级资质)的天下。另外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竞争者,就是个人联营,虽然我国法律不允许资质挂靠,但基本很难杜绝,业内都是心照不宣。
总结:中国铁建将面临老头手、新入局者和企业内部的考验,至于企业内部是什么考验不做详细解释,懂的都懂,比如2013年的8亿招待费……
三、行业分析
(一)基建投资景气持续,大交通领域空间仍在。
1.专项债前置发力,基建投资持续回暖
2023 年伊始,财政部已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19 万亿元,同比增加50%,同时开复工提速,实物工作量有望加速落地;
2.交通领域投资持续高增,两路一轨空间仍在
到2035 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约70 万公里,其中铁路/公路/高等级航道分别约20/46/2.5 万公里;
3.行业集中度提升,海外工程复苏可期
截至2022Q3,建筑业新签合同额23.4 万亿元(+6.8%),八大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9.95万亿元(+19.1%),适逢“一带一路”十周年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海外业务增长可期。
(二)政策&资金支撑基建景气延续
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本规划纲要是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期2021年-2035年。对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利好央企蓝筹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
(三) “中特估”建筑央企回调后的机会
基建增速略有回落,但基建资金无需过度担忧,地方及城投债务偿还压力确有上升,但新增发行明显增长,净融资保持增长态势,不会对基建投资产生拖累,专项债和增量政策工具仍然对基建投资产生较强的支撑作用,不必对基建资金过分担忧。2023年仍有1.15万亿元的结转存量专项债空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融资方式逐渐成熟,实际的政府性投资仍然有望实现高增长。重大项目储备充足,新一轮水利重大项目建设有望再启动。2023-2025年预计仍有百项以上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推进开工落地的空间,2023国常会确定重点推进55项重大水利工程,重视“中特估”建筑央企回调后的配置机会。
第二部分 财报分析
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总资产增速较快,营业收入稳定,固定资产占比少,负债率较高,公司杠杆比率为 66%。负债资产占比维持稳定。毛利率较低,公司处在成长之中。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保持稳定,净利增速收缩,削弱成长潜力,现金流能力维持稳定,现金不能满足投资的需求,总资产的周转速度慢,短期债务风险存在但可以控制。新签订单总额同比增幅较大,经营可持续性较好,
公司2023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35.39亿元,同比增长3.43%;归母净利润59.08亿元,同比增长5.10%;扣非后净利润56.64亿元,同比增长5.20%。毛利率为7.77%,同比增加0.46pct;净利率为2.52%,同比增加0.08pct。毛利率和现金流都有所改善。新签订单快速增长,在手订单保障充裕。
总结:中国铁建财务状况优于其他公司,财务状况比较稳定,暴雷风险较小,国家也会更关心公司的报务状况。做为投资者,对于国资委高度控股的公司主要还是看政策的导向性及行业的机会,财务状况基本不会太差,但跟其他公司比起来也不会太好,前面说了,中字头的企业基本是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并不是说赚钱就不去做,这也是为什么毛利率比较低的原因,我们投资这样的公司主要还是看大方向,不要太纠结于财报上的细节,感兴趣的去其他交易软件上查看即可,主要的我第一部分已做分析了,不再赘述。
第三部分 估值
3.1净利润增速
净利润增长情况:
同花顺个股给出的2023-2025三年预测数据分别10.64%、11.52%、10.19% ,平均增速10.78%。如下图:
3.2估值价格
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及合理市值
注意:
受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影响及国家债务的影响,这个增速给的是比较高的,建议打5折查看或按技术分析买卖。
3.3趋势分析
截至2023年6月9日收盘,中国铁建在支撑位9.65附近有止跌企稳的迹象,股价或有反弹需求,但大方向来看仍处于下跌趋势,不可重仓买入,赚钱就跑。
第四部分 总结
一、优势总结
公司作为特大型建筑央企,万亿营收财务稳健,基建投资景气持续,叠加“一带一路”工程复苏,公司价值回归动力充足。国资委控股,背靠国家,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支持,也有中特估、一带一路、十四五归划等政策支持,再加上公司自身技术水平、行业地位、产业链布局、客户基础、品牌信誉国际知名,并且基建有最有希望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行业,有一定的发展机遇的,并且中字头的公司发展稳定,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喜欢的原因。
二、风险总结:
我国现在基础建设趋于稳定,不会像八九十年代那样突飞猛进了,然后随着竞争者的加入,行业僧多肉少,竞争逐渐白热化,受政策影响也较大,疫情三年国家把钱都花在了抗疫上面,资金吃紧,用来发展基建的资金就受限了。并且公司是国资委控股,是国家发展非常重要的担当,业绩不会像成长型企业那样要很大的想像空间。再加上地产效益下滑较多超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受国际化影响较大,虽不致于有太大的风险,但做为中字头的企业,本身市值较大,发展空间受限,很难像普通企业一样成倍增长了。
第五部分 投资参考
中国铁建国资委控股,行业八大央企中排名靠前,基本面无可挑剔,重在稳定,期望值不会太高,不会像A股很多上市公司那样保涨暴跌,比较适合价投人员或者手上资金比较充裕的投资者,低位的时候进场吃分红还是不错的。还有就是等风来,多关注中特估、央企估值回归、一带一路这些概念的政策导向、资金净流入情况,跟着利好吃一波也不错。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